SLP 執行團隊
郭信甫
回歸事件的" 本質 " 思考。
請大家思考兩個問題,
1. Deep dive 上完後最大的收穫是甚麼?
2. 創投們真正在乎的是甚麼?
對我而言,兩個答案是一樣的,就是商業模式的本質。
假如您的答案跟我一樣,相信您已經過了募資的第一關了。
所謂的 business ,就是買與賣的交集,買賣在中間產生於是公司獲利,然而買賣為何會產生? 假如貴公司與其他公司賣相同產品,為何買家要選擇你? 假如市場上有相同的服務,為何客戶要選擇你的服務?
大家必須回歸本質思考,透析買賣雙方的微妙心態,所謂的 Deep Dive 不過就是深入客戶內心的心理渴望罷了。 當然商業模式的思考僅是起點,團隊的執行力、資金的運用、與股價的高低均影響創投的投資意願。 然而再一次回歸原點,錯誤或不合理的商業模式難以得到創投投資, 相反的能抓取客戶慾望的肯定能過得了募資的第一關。
請問各位創業家們是否更有把握募集到資金?
SLP Taipei 執行團隊 David Ma
試想一下:你是一位正在創業、正在為了自己公司募資忙得焦頭爛額的創業者,在一個偶然前往台北
101 頂樓餐廳的赴約途中,空蕩蕩的直達電梯中只有你一人,當你正等待電梯門關上的那一剎那,和藹親民的
郭台銘 董事長一人走入電梯中,與你同行。
天啊,在這個浩瀚的宇宙中,你有將近 2 分鐘的時間與台灣的經營戰神郭董事長獨處,他也是全球前幾大的天使投資人。這
2 分鐘是上天掉下來的禮物,如何鼓起你的勇氣,跟郭董介紹你自己、介紹你的偉大計劃、吸引他的注意、讓他對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是你做一個創業者絕對不應該放棄的機會。如果他在離開電梯後,給你他秘書的電話,請你透過他的秘書跟他約個時間深談一下。
這兩分鐘,值了!
當大家從這樣的一個情境中回神過來,應該不難理解創業圈中所謂的 『 電梯募資報告( Elevator Pitch ) 』 吧!一般所謂的 Elevator Pitch 就是要在很有限的時間內吸引潛在投資人的目光,讓他們來進一步對你的案字產生想要繼續探索下去的興趣。
為什麼英文會用 Pitch 而不是用 Plan 、 Presentation 、 Report ... 呢?我以為很單純的原因:因為 『 精準 』 。
Pitch 這個字最常用在投棒球、投壘球、丟一個什麼東西給誰的時候,這個動作強調精準。精準地投向目標、精準地命重要害、精準地完成動作。在短時間內,創業者可以很 『 精準 』 地說明自己的商業計畫,此為 Elevator Picth 的核心目的。
各位千萬不要以為要募資準備一個商業簡報的版本就夠了,請各位準備 30 秒、 3 分鐘、 7 分鐘、 15 分鐘、 30 分鐘、 45 分鐘的版本。不同的版本可以在不同的場合、狀態、時間、對象之下 『 精準 』 地靈活運用。
通常 7 分鐘以下的簡報適用於商業媒合會的場合,作自我介紹、吸引注意力、誘發投資意願之用,潛在投資人也不期待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聽到什麼機密或是公司的細節。反之,較長的簡報中,應該包括了更詳細的商業規劃與說明,簡報中需要展現公司的技術含量與較詳細的財務報告。
也因為 Pitch 的對象是潛在的投資人,所以在設計報告的時候更需要瞭解 投資人專注的重點、特性與喜好 。
每一個投資人都不一樣,創投也有百百種。但是,有一些原則性的東西在投資圈內大致上還是普遍被接受的。創業者千萬不可以『完全忽略』這些原則。
基本上,以我個人的觀點,創業者在 『 精準報 』 給投資人的時候。
一定要掌握三個原則:
你到底要做什麼?
你如何可以做到?
你如何幫投資人賺到錢?
SLP Fundable Pitches 的課程主要是讓創業者瞭解創投怎麼評估案子、創投的習慣、如何與創投打交道、創投的思考方式 ... 等。
每一位創業者都有自己的簡報特色,但是要在很短的時間內( 7 分鐘內)題綱要領地抓出商業重點,牢牢地吸引投資人的目光的確有一些規則可以參考。以下的重點為
SLP 總部提供給大家 Business Picth 的幾點建議:
Describe the company
in one simple tag line.
Who is this team?
How big is the problem that is being solved? ($)
Do you have good details on the competitors and substitutes explaining why
you're better?
Who are the most likely potential customers and what are they saying?
What evidence do you have that this product will sell?
How much money do you need and at what valuation?
Projected revenue growth and use of funds?
熟能生巧,只準備報告是不夠的,一定要練習,練到在夢中都可以把自己的商業計畫倒背如流。
團隊要用心練習,公司的創始成員講出來的東西一定要口徑一致,一套說法。
要準備募資了嗎?開始練習吧!
(Photo via gorbould , CC License)
SLP
執行團隊 蔡慶祥
在 本課程中我們將以 case study 的形式,利用 Business Model Canvas 的架構來討論兩位學員的公司,在公司營運策略,產品定位,價值中心,銷售管道,成本控管,營收模型,還有任何在公司發展上遇到的問題做深入的討論,以創業者 - 學員 - 顧問三方共同討論的形式進行,站在不同角度不同領域的學員們,可藉由不同面向的思維探討問題,做眾人的集思廣益與思考激發。
往往許多創業家在遇到棘手的問題時,同時也掉入思考盲點的漩渦當中。我們期待本堂課程能夠帶給學員們往後在自己的新創事業的營運發展中,始終能夠保持系統化架構化的客觀思考,不執著於單一面向,對於所遇到的挑戰與問題能夠做最深入的分析找到解決之道。這是一堂集眾人之力,聚眾人之思的策略發想課程,你也有機會成為夥伴們事業上的策略顧問。
最後我們要感謝這堂課的兩位學員 - 蔡尚燐與金廷嶽,他們將自己的事業與營運規劃與大家分享,認真的與執行團隊討論課程進行的細節與方式,希望在本週的課程中大家都能夠滿載而歸,期待本週與大家的見面與互動 !!
SLP 執行團隊 Fiona Liu
在產品開發 (Product Development)
這堂課中,我們期望能讓創業家夥伴們瞭解到
1) Why Design
is important
2) Product Development Approach & Process
課程中我們將會引用創新大師 Steve Blank 教授的理論再輔以實際個案下去討論。
在前一堂 Ideation &
Idea Validation 我們實地操作了 Lean Startup 的精髓 Hypothesis -->
Test --> Result 。相信大家已經瞭解到
* 要怎麼找出影響整個 Biz
Midel 的最關鍵假設
( 怎麼限縮範圍 ,讓目標更明確 )
* 要怎麼去驗證 ? 問券要怎麼設計?怎樣才會得到中立的結果。
* 結果是否和當初的假設與想法一致。是否引領你重新思考。
這堂課其實是 Lean Startup 的延伸,我們會先釐清在以下三個不同的情境中,該使用哪一種 Approach (Waterfall Approach
, Agile Approach , Agile Approach & Customer Development
)
1) 如果你知道問題&解法
2) 如果你知道問題
,但還不確定解法
3) 如果你不知道問題,也不知道解法
我們期待上完這一堂課,能真真切切對各位創業家在產品開發的過程中給與實質的幫助。藉由
1) 完整的專家經驗分享 *產品開發 , Design
Thinking 等等 ....
2) 學員個案分享&剖析
3) 精心設計的 Panel 問題架構與設計,並由不同領域的專家 一起探討。
期望能帶給大家有效率又最深入的內容。
最後,和大家分享 Steve Blank 的精選海報,細細咀嚼,每一句話都很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