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日 星期四

SLP Startup Case Writing 分享的力量 - SLP 7th Class




SLP Taipei 執行團隊 David Ma


分享是有魔力的、有感染力的、有創造力的!

有核心信念的分享,更有一種強大的破壞力。


我認為分享是把餅坐大、水漲船高的主要推手。人類社會的文明推進,跟分享絕對脫不了關係。資訊的交流、知識的傳遞、經驗的傳承、文化的散佈、教育的目的,在本質上,我都認為都是人類文明社會下分享的產物。

你如果仔細觀察一下一些成功的創業家,你不難發現他們都有強烈的分享特質(目的與手段也許有方向性,但是我更以為他們可以藉由分享達到自我實踐的成就感),願意分享、善於分享、樂於分享。他們深知施比受更有福的箇中道理,因為成就感的實現,是來自於分享,不在於掠奪。與家人分享、與朋友分享、與社會分享、與國際分享,有人把這些步驟看做是里程碑,但是我更認為這是自我實現的必經之路。

試想:就算你賺到幾輩子都花不完的錢、得到了無上的學術榮耀、或是擁有很大的權力,但是你不能分享、無人分享,那會是一件多麼痛苦的事情啊!?

在商學院教育中,研讀、討論、研究前人的商業教案(
case study),不論這個案子的成功與否,每一個學習小組透過討論、辯論、與腦力激盪,可以達到相當好的學習效果,如果沒有這些前人的分享、沒有小組員討論的分享,這樣的學習環境是打造不出來的。

11/1 SLP TaipeiBusiness Case Writing 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藉由小組討論來深入地探索一個案字的商業模式與問題,大家可以將討論題目、過程、結論記錄下來,之後可以整理分享給全世界的 SLP 成員們(英文分享)。

我很感謝學員們的用心準備與分享,我們也很期待當天小組員的熱情討論,更重要的是:我們要讓國際創業社群知道,台灣可是一個臥虎藏龍的創業寶地。


(Photo via bengrey, CC License)


2012年10月19日 星期五

回歸思考的原點 (Deep Dive 課後心得)


SLP執行團隊  郭信甫


回歸事件的
"本質"思考。

請大家思考兩個問題,


1. Deep dive上完後最大的收穫是甚麼?
2.
創投們真正在乎的是甚麼?


對我而言,兩個答案是一樣的,就是商業模式的本質。
假如您的答案跟我一樣,相信您已經過了募資的第一關了。

所謂的
business,就是買與賣的交集,買賣在中間產生於是公司獲利,然而買賣為何會產生?假如貴公司與其他公司賣相同產品,為何買家要選擇你?假如市場上有相同的服務,為何客戶要選擇你的服務?


大家必須回歸本質思考,透析買賣雙方的微妙心態,所謂的Deep Dive不過就是深入客戶內心的心理渴望罷了。當然商業模式的思考僅是起點,團隊的執行力、資金的運用、與股價的高低均影響創投的投資意願。然而再一次回歸原點,錯誤或不合理的商業模式難以得到創投投資,相反的能抓取客戶慾望的肯定能過得了募資的第一關。


請問各位創業家們是否更有把握募集到資金?



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

Fundable Pitches (精準募資簡報) - SLP 6th Class




SLP Taipei 執行團隊 David Ma

試想一下:你是一位正在創業、正在為了自己公司募資忙得焦頭爛額的創業者,在一個偶然前往台北 101 頂樓餐廳的赴約途中,空蕩蕩的直達電梯中只有你一人,當你正等待電梯門關上的那一剎那,和藹親民的 郭台銘 董事長一人走入電梯中,與你同行。

天啊,在這個浩瀚的宇宙中,你有將近
2 分鐘的時間與台灣的經營戰神郭董事長獨處,他也是全球前幾大的天使投資人。這 2 分鐘是上天掉下來的禮物,如何鼓起你的勇氣,跟郭董介紹你自己、介紹你的偉大計劃、吸引他的注意、讓他對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是你做一個創業者絕對不應該放棄的機會。如果他在離開電梯後,給你他秘書的電話,請你透過他的秘書跟他約個時間深談一下。

這兩分鐘,值了!

當大家從這樣的一個情境中回神過來,應該不難理解創業圈中所謂的
電梯募資報告(Elevator Pitch吧!一般所謂的 Elevator Pitch 就是要在很有限的時間內吸引潛在投資人的目光,讓他們來進一步對你的案字產生想要繼續探索下去的興趣。

為什麼英文會用
Pitch 而不是用 PlanPresentationReport ...呢?我以為很單純的原因:因為精準

Pitch 這個字最常用在投棒球、投壘球、丟一個什麼東西給誰的時候,這個動作強調精準。精準地投向目標、精準地命重要害、精準地完成動作。在短時間內,創業者可以很精準地說明自己的商業計畫,此為 Elevator Picth 的核心目的。

各位千萬不要以為要募資準備一個商業簡報的版本就夠了,請各位準備
30秒、3分鐘、7分鐘、15分鐘、30分鐘、45分鐘的版本。不同的版本可以在不同的場合、狀態、時間、對象之下精準地靈活運用。

通常
7 分鐘以下的簡報適用於商業媒合會的場合,作自我介紹、吸引注意力、誘發投資意願之用,潛在投資人也不期待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聽到什麼機密或是公司的細節。反之,較長的簡報中,應該包括了更詳細的商業規劃與說明,簡報中需要展現公司的技術含量與較詳細的財務報告。

也因為
Pitch 的對象是潛在的投資人,所以在設計報告的時候更需要瞭解投資人專注的重點、特性與喜好

每一個投資人都不一樣,創投也有百百種。但是,有一些原則性的東西在投資圈內大致上還是普遍被接受的。創業者千萬不可以『完全忽略』這些原則。

基本上,以我個人的觀點,創業者在
精準報給投資人的時候。 一定要掌握三個原則:


你到底要做什麼?

你如何可以做到?
你如何幫投資人賺到錢?


SLP Fundable Pitches 的課程主要是讓創業者瞭解創投怎麼評估案子、創投的習慣、如何與創投打交道、創投的思考方式...等。

每一位創業者都有自己的簡報特色,但是要在很短的時間內(
7分鐘內)題綱要領地抓出商業重點,牢牢地吸引投資人的目光的確有一些規則可以參考。以下的重點為 SLP 總部提供給大家 Business Picth 的幾點建議:


  • Describe the company in one simple tag line.
  • Who is this team?
  • How big is the problem that is being solved? ($)
  • Do you have good details on the competitors and substitutes explaining why you're better?
  • Who are the most likely potential customers and what are they saying?
  • What evidence do you have that this product will sell?
  • How much money do you need and at what valuation?
  • Projected revenue growth and use of funds?

熟能生巧,只準備報告是不夠的,一定要練習,練到在夢中都可以把自己的商業計畫倒背如流。

團隊要用心練習,公司的創始成員講出來的東西一定要口徑一致,一套說法。

要準備募資了嗎?開始練習吧!

(Photo via gorbould
, CC License)

2012年10月11日 星期四

Deep Dives - SLP 5th Class




SLP 執行團隊  蔡慶祥

本課程中我們將以case study的形式,利用Business Model Canvas的架構來討論兩位學員的公司,在公司營運策略,產品定位,價值中心,銷售管道,成本控管,營收模型,還有任何在公司發展上遇到的問題做深入的討論,以創業者-學員-顧問三方共同討論的形式進行,站在不同角度不同領域的學員們,可藉由不同面向的思維探討問題,做眾人的集思廣益與思考激發。


往往許多創業家在遇到棘手的問題時,同時也掉入思考盲點的漩渦當中。我們期待本堂課程能夠帶給學員們往後在自己的新創事業的營運發展中,始終能夠保持系統化架構化的客觀思考,不執著於單一面向,對於所遇到的挑戰與問題能夠做最深入的分析找到解決之道。這是一堂集眾人之力,聚眾人之思的策略發想課程,你也有機會成為夥伴們事業上的策略顧問。


最後我們要感謝這堂課的兩位學員
- 蔡尚燐與金廷嶽,他們將自己的事業與營運規劃與大家分享,認真的與執行團隊討論課程進行的細節與方式,希望在本週的課程中大家都能夠滿載而歸,期待本週與大家的見面與互動!!


2012年10月1日 星期一

Product Day - SLP 4th Class




SLP 執行團隊  Fiona Liu

在產品開發(Product Development) 這堂課中,我們期望能讓創業家夥伴們瞭解到

1) Why Design is important
2) Product Development Approach & Process

課程中我們將會引用創新大師Steve Blank 教授的理論再輔以實際個案下去討論。

在前一堂
Ideation & Idea Validation   我們實地操作了Lean Startup 的精髓Hypothesis --> Test --> Result 。相信大家已經瞭解到

* 要怎麼找出影響整個
Biz Midel的最關鍵假設 

   (怎麼限縮範圍 ,讓目標更明確)
*
要怎麼去驗證?問券要怎麼設計?怎樣才會得到中立的結果。
* 結果是否和當初的假設與想法一致。是否引領你重新思考。

這堂課其實是
Lean Startup的延伸,我們會先釐清在以下三個不同的情境中,該使用哪一種Approach (Waterfall Approach , Agile Approach , Agile Approach & Customer Development  )


1)
如果你知道問題&解法
2) 如果你知道問題 ,但還不確定解法
3) 如果你不知道問題,也不知道解法


我們期待上完這一堂課,能真真切切對各位創業家在產品開發的過程中給與實質的幫助。藉由

1) 完整的專家經驗分享
     *產品開發 ,
Design Thinking 等等....
2) 
學員個案分享&剖析
3) 精心設計的Panel問題架構與設計,並由不同領域的專家
一起探討。

期望能帶給大家有效率又最深入的內容。


最後,和大家分享
Steve Blank
的精選海報,細細咀嚼,每一句話都很有味道。




圖片來源







2012年9月26日 星期三

創業者,請學會『對位』思考!



SLP 執行團隊 David Ma

如果你不學會對位思考,你創業一萬次都不會成功!



時間過的真快,一轉眼 SLP Taipei 第一屆的 Fellow 們已經聚會三次了,其中包含了一開始的相見歡,緊接著兩堂相當具有震撼教育性質的培訓課程:Business Plan/Business Pitch Workshop 和 Ideation and Idea Validation 。

在本文中,我想用『對位思考』(對換位子)來對目前的進度來做一個小結。

我相信大家對於對位思考這個概念一點都不陌生,它在生活中又有人稱之為同理心、站在別人的立場思考、換個立場考慮、為別人著想...等。

這個概念真的對大家都不陌生,在生活中我們好像也常常接觸或是使用到這樣的思考模式。但是很奇怪的,很多人在做商業開發、創業的時候,幾乎就像是回到嬰兒時期般地遺忘了這個『常識』。

覺得自己的技術、想法、商業模式真的是太棒了!我/我們一定可以改變世界!這個東西一定可以賺大錢!世界上沒有競爭對手!一定有很多人需要這樣的產品!投資人都在等我發光發熱!大賣、我的東西一定大賣!

一種迷思、一種趨近於瘋狂的迷思很有可能在很多創業者身上發生,創業者一旦陷入了一個自我迷戀的漩渦,他/她有可能會越陷越深,久久不能自拔。更可怕的是,這種迷戀還有可能有感染力,它會讓整個團隊陷入一個集體迷思的境界,鮮少有人/團隊可以即刻地從這個漩渦中抽離出來,很多時候,當創業者真正意識到因為迷思所產生的破壞時,公司已經無力回天。

就是因為這樣的迷戀漩渦是對創業者具有強大殺傷力的,所以 SLP 的培訓工具或是目前很多育成創投單位都是要努力創造出一系列的『事件』、『實驗』、『環境』,來把創業者拉回來,拉到一個創業團隊執行夢想與現實狀態的平衡點、拉回到一個可以讓新創公司可以永續經營的理性基礎上。

簡單地來說, Business Plan/Business Pitch Workshop 就是設計給創業者站在『投資者』的角度來對位思考,請各位想想看,從投資方來看,投資人聽的懂什麼樣的語言?他們想要知道什麼?投資人在乎什麼東西?另外一面,Ideation and Idea Validation 就是交給大家一套概念商化的思考模式與檢視創業邏輯的工具,他們可以用來做自己的商業可行性評估。其中很大一部份的練習是請大家站在『市場上消費者』的立場思考,讓大家不但設計實驗並且去實做驗證它:你的目標市場到底在哪?主要消費族群的行為模式?消費者可以接受的定價策略為何?

不論是面對投資人或是消費者,創業者/團隊必須要不停地使用對位思考的技巧與工具來修正自己在商業開發上的種種『假設』與『盲點』,也唯有將商業模型背後的『假設』推演到趨近於完美地接近『實際狀況』的條件下,在經營生意上的風險才有『可能』進入到一個可以控制的範圍內。

請各位創業者一定要放下自我迷戀的心態,大方地擁抱市場、接受投資人,一切的改變與希望都從『對位思考』開始!

(Photo via loop_oh, CC License)

2012年9月17日 星期一

Ideation and Idea Validation - SLP 3rd Class


SLP執行團隊 林群倫

近來國內學術及產業界都很鼓勵創新,而創業的第一步基本上就是一個創意發想的過程。如何從一個概念性的東西把他發展成一個成功的商品,就如同武俠小說一般,充滿著各家門派的心法。SLP在第二堂課請JT來給大家一個OverviewBusiness Pitch,就是要讓大家有個機會再重新思考自己的營運模式是否正確?鎖定的目標族群有沒有問題?甚至可以重新了解自己的團隊需要怎樣的人?畢竟,創業是一段漫長的路程,在不同的階段都需要去review所有的創業點子。
針對SLP第三堂課Ideation and Idea Validation,我們選取了Eric Ries的”Lean Startup”當作一個想法驗證的理論基礎,前兩個月剛好他的書籍也被翻譯成中文,如果各位學員有興趣的話,可以在博克來上面訂購。早在1930年代,W. Edwards Demings就已經提出Lean這個概念,而Eric Ries整合這80多年來的理論套用在創業實務上。為何我們選取精實創業當作我們做創意發想的架構呢?因為,他把每一個創業當作一個experiment,並且有一套明確的自我檢視方式 Hypothesis-->Test-->Result,除此Lean Startup也是大多數台灣創業家剛開始幾年營運公司的模式(用最少的資源,做最有效率的事情)。相信大家都有brainstorming的經驗,但是當團隊創意發想完後,整個黑板貼滿著五顏六色的便條貼紙,此時是否有一個好的leader可以來把團隊的idea,進行Grouping,並且分工讓團隊來執行呢?我們希望讓大家可以學習到有架構性/有效率的腦力激盪方式,並且期待這樣的Lead methodology可以沿用到後面的幾堂課中,大家都可以反覆使用這個方式來確定自己的產品、營運計畫、行銷與市場是否可行!!
相信大家都有自己不同的創意發想和驗證的方式,但是請大家要融合自己過去創業的經驗投入這個Lean methodology,對自己未來的創業之路相信會有更實際的用途,而且這次我們請到Andrew Huang,這一個橫跨廣電、節目製作、餐飲、電動車、文創等多領域的鬼點子專家,必能帶領大家獲得許多對自身創業上幫助
個人非常喜歡Tim BrownIDEO公司多年經驗後,整理出來的Design Thinking的構思方式。六年前有參觀IDEO的經驗,那邊給我的感覺就是真正的跨領域 (在裡面與生物學家、天文學家、心理專家、電機電子專家、當然還有設計師對談,還遇到了一位台大財金系畢業的學姊),並且那時候他們正因為三天設計出來一個符合人性使用的賣場推車而轟動全球,為何IDEO會號稱設計領域的McKinsey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不只是設計fashion的作品,更重要的是他們真正瞭解客戶端的需求。
針對TimTED Talk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LKjEmpZ4CE&feature=player_embedded的一段談話,這邊摘要了Design Thinking的重點,他的創業發想雖然也分成三個步驟(Inspiration-->Ideation-->Implementation),但是這並非必須是一個連續性的步驟,他的用語是:Design projects must ultimately pass through tree spaces,而這可以是一個跳躍性的發想過程。其中,Inspiration(發想)主要是環境相關的因子:可以是一個問題,也可以是一個發現機會的想法。發想可以激發大家尋找各種的解決方案,而Tim稱之為Ideation (構思),而此尋找的過程為:generating, developing, and testing ideas,其實就是一個重複檢視的過程,最後會帶領大家找到解決方案。這個解決方案就是Implementation (執行),最後這一段將是產品製作到上市的過程。
基本上,在Tim的架構下第一和第二步驟會不斷的發生重複(refined your ideas),直到找到對的方向為止。細節的部分我就不描述了,讓大家有興趣的人,去深入瞭解他的方法和Eric Ries的有何不同?畢竟,IDEO是一間大公司,且裡面有各種領域的專家,再加上他們過去有多年與航太、醫療器材、消費型產品及各種不同領域的軟硬體開發經驗。

最後,我們要感謝Class CEO,李法漢同學,在上週六自願擔任課堂CEO為大家服務後,馬上與執行團隊聯絡,認真的規劃和討論本週四的相關執行細節,以期讓每位Fellow都有著最大的收穫,大家請務必配合他以進行活動與教學。另外,也感謝大寶願意將自己的營運計畫和大家分享,當作本次進行應用Lean methodology於創意發現的個案,相信除了各位學員之外,大寶也可以收穫匪淺!期待週四晚上與大家的精彩互動!!

p.s. Design Thinking 將於9月底上映電影。電影製作團隊為台灣團隊